新媒体,科技与当代艺术

随着工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碰撞出了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火花

新媒体,科技与当代艺术

1 引言

在传统画布和纸媒之上,有越来越多的形式和方法让创作者们更深入的表达想法,如徐冰的《天书》,安迪·高兹沃斯的大地艺术。从上世纪60、70年代视频和投影的产生后,出现了使用交互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新媒体艺术。如今网络变迁,工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碰撞出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火花,XR ( 扩展现实 ) 和人机交互的产生,让新媒体艺术的创意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2 新媒体艺术

大众文化和科技发展一直引领着美术创作的多元化。当代艺术中,不仅能从二维视角,简单的平面来欣赏艺术作品,还能增加了时间的参与观察者的感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动效,视频,交互装置,让欣赏者能从另一个维度与作者达成共鸣。艺术创作者们能发掘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在新媒体艺术中,交互性成为了作者与观者沟通的桥梁,它利用装置和数码传达信息,反应社会活动和作者的思考。

img

图1: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我们产生的数据量成指数型增长,无休止的会议,线上活动和交流。

装置艺术和交互设计是物理和艺术的连接,数字和实体的融合。上图是一件来自于疫情期间的作品,这个艺术装置向我们展示了电力使用和数据中心的热量所产生的影响,导致每传输 1MB 数据产生 20g 二氧化碳。左边是三个正在播放的视频会议,中间的显示屏显示了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并模拟出来排放在右侧的小型生态系统内,展示了线上活动增加后对环境的影响。这个作品让我对现代新媒体艺术的印象进一步加深。

3 人工智能的影响

“艺术是随着科技的进展和新材料的出现而发展的。” —— 徐冰

2022 年大量出现有关 AI 绘画的应用,它们通过输入一段文字描述,经过 自然语言处理扩散模型 生成一幅画,可以是任何风格主题,人物风景,甚至是作品种类。

其中,Disco Diffusion (一款AI应用) 生成的图片的视觉效果及风格让我感到惊讶,从中可以看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探索空间和创作自由度。我能使用它轻松创建一幅具有知名艺术家风格或者特殊意境下的一幅画,并且它支持了多种绘画方式,如油画,水彩,版画,素描等。这也让许多普通人,之前不具备图像绘制或照片处理能力,却一下子看到了为自己的文本、诗歌、唱片专辑、MV 亲手创作概念图或封面图的可能。心理学分析从业者也从中窥见了应用灵感,例如用它帮助用户描绘梦境或将意识里的场景可视化,这些也可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另一种技术手段。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会破坏艺术生态,影响正常艺术创作者的工作。我认为利大于弊,如上文所说,AI绘画让许多普通人,没有专业绘画能力和处理能力的人能拥有独自创作的可能。还可能成为提高大众审美能力的助推器,同时让现代艺术家们的作品更加*“ 非同质化 ”*,深入发掘自己的风格。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人类的最真实的创意和情感表达,它们可能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但往往缺乏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5

图2: 我用Disco Diffusion绘制的浮世绘风格的海洋,参考德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卡斯帕·弗里德里希

参考

[1] Thijs Biersteker. MB>CO2[EB/OL]. [2022-12-25]. https://thijsbiersteker.com/mbco2.